网传人民大会堂禁止招收北京籍服务生,这个说法是否属实呢?大会堂服务员又为何要四年换一届呢?
很多人认为人民大会堂就是新中国政要们,每年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场所,这个理解没什么问题,但有些狭义。
我国人民大会堂的实际功能非常多,重要的国家会议,政治、文化和外事活动,以及国家接待外宾、举行宴会等,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人民大会堂承办的,甚至人民大会堂的部分区域还对外开放,可以说人民大会堂就相当于是新中国的门面。
那大会堂在哪里呢?具体位置在天安门广场的西侧,其占地面积整整15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达到了17.18万平米,内部布局除了一座3600平米的中央大厅、超级雄伟的万人大礼堂、同样数千平米的迎宾厅,和数百平的国家接待厅及金色大厅外,大会堂内部还分布着足足34个会议厅,分别以我国各省级单位的名称命名。
正因如此,大会堂的服务人员皆来自全国五湖四海,几乎各省各地区都有人在职,这主要就是为了满足34个省厅特色,大会堂的每个省厅都有独属于该省或地区的装潢,厅里的服务生也大多会安排本省人,可以说地方特色浓厚,但很奇怪的是现在大会堂里300多个编制内服务生中,却没有一个是北京人,所以说到这里你就知道了,网传确实为真。
其实大会堂一开始是有北京籍服务员就职的,人民大会堂是在1956年开始设计规划,1958年动工,赶在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国庆前夕建成交付,而就在当年的国庆,大会堂承办了新中国的第一次国宴,这次国宴因为准备比较仓促,毕竟会堂才刚刚建成,油漆都没干。
所以在招收第一批服务生时,主要考虑的便是北京当地人,因为他们就在北京,生活培训都很容易适应,也比较便捷,但这次国宴过后,1960年人民大会堂却在招聘启事里明确表示了禁止录用北京人。
1959年国庆,新中国第一次国宴在人民大会堂举办,当时的服务生很多都是北京当地人,但为何短短一年后,北京人就不予录用了呢?
其实原因很简单,主要有三点。
第一点,为了避嫌
1959年招收了北京服务生后,引起了一场不算小的舆论风波,部分人开始嚼舌根,认为大会堂偏袒北京当地人,北京人比外地人更容易进大会堂就职,甚至还有拉关系走后门这样的言论。
第二点,也是出于对员工的体恤
大会堂的员工制度是非常严苛的,对服务生都是半军事化管理,不能随便离开工作岗位,甚至平时也不能在市区乱逛,国家时刻有重要的会议和活动在大会堂举办,所以不说全年无休,但至少大会堂的员工在过年过节肯定是回不了家的。
对于远离家乡的外地人来说,家和亲人比较远,回不了家虽然思念,但没那么大实感,可如果是北京籍服务员,家和亲人就在附近,却也不能回家团圆,这多糟心啊,时间久了必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。
第三点,为了保密
人民大会堂是什么地方啊,每天都有重要的国事会议在这里举办,对这里的员工而言,接触国家机密简直就是司空见惯,所以每个职工入职时,都会签下严格的保密协议,但光签协议也不保险,为了更好的管理员工,避免服务生对外泄密的风险,大会堂不招北京人。
因为当地人在本地有太多人际关系,人多口杂,容易出现问题。
第二个问题,为什么大会堂的服务员都四年换一届呢
首要原因当然也是保密,毕竟这些服务员每天都能接触国家机密,日积月累其掌握的机密只会越来越多,这并不利于国家安全。
与此同时,四年换一届服务员也是对员工个人的体恤,毕竟大会堂是我国门面,在其中工作非常艰苦,服务时一个动作、一个表情都不能出错,否则就会影响国家形象,服务生每天都在这样高强度的环境下就职,当然会有极限,所以4年一换对国家好,对服务生本人也比较合理。说到这儿,你对咱人民大会堂是否有更直观的了解了呢?
原创文章,作者:scorpio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bxgjw.com/keji/2845/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