沸沸扬扬的“理想MEGA事件”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,从目前的事态来看,似乎有升级的迹象。
因为按照理想汽车的说法,目前销量的不理想,核心原因在于,是有人在有组织的黑他们,为此已经开始采取法律手段进行处理了。
是不是这样,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还不好说。
但抛开外观不谈,理想meage的销量低,其实早已注定:和目前饱受争议的外观,关系不大,原因有三。
首先,就是高端纯电汽车的销量本身就不理想。
这话是说来挺有趣的:一个叫理想的企业,选择了一个不理想的方向,会有一个理想的结果了——现实给了我们一个惨淡的答案!
说白了就是,放眼全球来看,50万以上的纯电汽车,有卖的很好的先例吗?似乎并没看到。
就连电动汽车的领导品牌特斯拉都没打破这个魔咒,ModelS和X 2023年全球交付总共68874辆。折合下来两款车加一起月销量5000多。
要知道特斯拉可是一年能卖近200万纯电汽车的车企,无论放在任何一个国家看来,都是“遥遥领先”的存在。
它都尚且如此,理想汽车如何能超越呢?
而且,注意啊,我这里说的还是放眼全球,不是放眼中国。
毕竟,从全球范围内来看,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,有9亿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,就这个市场,还卖这么贵的价格,还是纯电汽车。
理想要是带动销量了——那直接可以坐上神坛,成为全球纯电汽车的第一车企了。
但这现实吗?一个从没造过纯电汽车的车企,一经推出高端电动汽车,而且在中国市场吊打全球特斯拉高端电车的销量——这些词结合起来,无论怎么看都像一个笑话。
其次,MPV的车型的销量本身就很小众。
从懂车帝的搜索就能发现,整个2023年50万以上的纯电mpv,销量最高无外乎是腾势D9了,一共是11万台。
但它的价格区间比较大,最低32万就可以入手了,并不能呈现最真实的情况。
如果说有参考性,最合适的目标应该是极氪009了,起售50万起,全年销量19530台。
也就是说,就算不考虑能源驱动方式,理想MEGA的年销量顶多在2-11万这个区间,不能更多了。
关键是能源驱动方式还真的不能不考虑,毕竟,这可是mpv,又重又大,能耗一般都不低。
如果作为纯电汽车销售,基本就可以放弃商务属性了。
说白了,去接送客户的时候,你总不能说,等我30分钟,我去充会电吧——这肯定不合适!
拿这玩意去玩商务洽谈,很多生意谈着谈着,说不定就黄了。
抛开商务谈家用,市场就更小了。
试想,什么样的家庭才会购买mpv家用,一般都是2胎以上,或者有多个车库,家庭特别富裕那种。
不满足这些条件,不说买不买得起,停车都是一个问题。
因此,人群范围就更窄了,哪来多少的销量!
最后,则是理想汽车没有明显的技术优势
如果技术牛逼,无论是安全性、智能驾驶、电控、电池都遥遥领先,卖50多万也无可厚非。
关键是,理想汽车没有明显的技术优势,特别是在纯电汽车领域。
毕竟,在此之前,理想没有生产过一辆纯电汽车,即没有相关经验的积累,也没有数据证明自己在这方面很牛。
直接就上50万的价格,想要卖爆,怎么可能!
上一个这么规划的车企叫高合,如今是什么情况,大家已经看到了。
此外,搭配了后轮转向的小鹏x9,很多人都觉得很香,理想MEGA有吗?没有!
沃尔沃的主动安全系统,理想MEGA有吗?也没有!
超强的智能驾驶系统,理想MEGA有吗?还是没有!
什么核心技术都没有的一辆汽车,还是纯电的,冰箱彩电大沙发还没30多万的mpv做的好,指望消费者去无脑下单,怎么可能?
总而言之就是,这次理想MEGA的销量不理想,说明了一个很关键的点:
这几年的顺风顺水,理想汽车过于膨胀了,忘了自己的成功,不是因为车造得有多好,而是抓住了增程的红利。
以为自己可以在纯电领域,继续复制增程的成功。
但它忘了一点,有钱人只是有钱,不是傻。
靠运气赚来的钱,靠实力总会亏掉的——踏踏实实搞好技术才是王道,别在营销上走火入魔了!
原创文章,作者:scorpio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bxgjw.com/keji/3917/.html